走进北欧看教育:遵循自然法则

On 8月 14th, 2011, posted in: 企业博客 by 走进北欧看教育:遵循自然法则已关闭评论

在北欧作教育考察过程中,我听到不少父母说,他们最关心孩子每天生活是否自由快乐。当孩子们从学校回来时,父母常问的一句话是:今天开心吗?我也亲眼看见了北欧孩子在学校里自由游戏、欢乐无比的情景。据了解,北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(1—9年级)的孩子只需在毕业前进行一次考试,平时的学习非常轻松。
我十分羡慕北欧孩子欢乐、自由的生活,又不禁心生疑虑:北欧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怎样保证的?不给压力,孩子们能自觉学习吗?不考试怎么“监控”教学质量?不强化“双基”(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)训练,能给孩子们打下扎实的人生基础吗?
然而,北欧国家给予我们的事实是:从1901年至今,总共不过四千万人口的北欧五国,已有5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。北欧被誉为世界上社会问题解决得最好、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。北欧国家的科技发展、环境保护、社会安全感、社会诚信程度等,都是令世界瞩目的。
从北欧社会的成就观照其教育,我们不能不承认,北欧教育是成功的。
该怎么去理解北欧的基础教育?为什么以“玩”为主的童年生活能成就诺贝尔奖获得者?为什么那样自由地学习可以让北欧人走在世界的前头?北欧基础教育究竟为孩子们打下了什么样的基础?
任何教育行为的背后,都有相应的理念和传统支撑着。回望欧洲教育的历史之径,总能看见那几个伟大的身影:蒙台梭利,卢梭,康德,夸美纽斯……这些教育家、思想家也许生活的年代相隔很远,但对教育的某些主张却有着惊人的一致:信奉自然法则,相信宇宙给予了人自然发展的神秘力量,主张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之道,号召教育者要尽量地减少阻碍孩子自然发展的行为。蒙台梭利在《教育中的自发活动》中论述道:“我们应尽可能把一切留给自然,取消各种束缚,代之以‘恬静状态下最大限度的安宁’”。“我们必须把‘不为自然发展设置障碍’作为一个原则加以承认,同时,不要去对付许多孤立的问题,比如,什么是有助于发展个性?智力?情感?只要一个问题就可以提示教育的基础,那就是,我们怎样给予儿童自由?……也只有自由这种惟一的方法,将引导性格、智力、情感得到最大的发展,它将给予我们这些教育者以宁静,以及注视孩子们成长的奇迹的可能性。”
今天的北欧教育,深受这些大师们思想和主张的滋养,北欧人心中都装着一个“自然法则,”都信奉“自然教育”。他们认为人的力量永远在自然力量之下位,好的教育是给孩子们最充分的尊重、最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及最人性化的关爱与鼓励,而不是成人主观意志下的各种强化训练和塑造。
遵循“自然法则”,奉行“自然教育”,已成为北欧的教育文化,“给孩子自由与快乐”是北欧成人的下意识行为。
与此相反,中国的传统观念是“棍棒之下出孝子”,即国人认为外在的“教”的力量对孩子成长起决定作用。因此,现实中出现了“满堂灌”的教学以及父母强逼孩子进奥数班、上钢琴课等现象,使孩子们从小就承担着不堪重负的学习压力,失去了自由和欢乐。
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?怎么理解“基础教育”的“基础”?
当今世界一流的生物化学家、199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费舍尔教授谈了他的看法。费舍尔教授说:“我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,教育依两种情形进行,第一种是强迫手段,对孩子强迫地灌输信息、知识;另一种就是给孩子最大的空间,选择他自己想要做的事物。中国属前一种情形多一些,学生没有充分的想象力,没有充分地解放自己。”费舍尔认为,“给学生空间”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有“空间”,才可能有想象力,才可以进行创造。他说自己走上科学之路就和“空间”有关。他15岁时,偶然读到一本关于肺结核的书,受到启发,立志成为微生物学家。后来他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。前者是他的爱好,后者则是他的追求。他特别强调“基础教育”时期的“空间”尤为重要。
“给学生自由、快乐和空间”,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的确是难以一下子理解和接受的观念,但是,我们深深感悟到,“自然法力”是无边的,中国基础教育要从北欧“自然法则”、“自然教育”的教育传统中,反思和借鉴。